华语悬疑文学奖揭晓:市场迫切需要折射现实的悬疑作品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徐萧

2018-03-20

  3月18日,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举行。香港电影人、导演文隽,作家蔡骏、傅星、那多、李西闽、韩景龙、哥舒意,世界华语悬疑协会秘书长张欣、大赛获奖作者以及相关业界人士共同出席了典礼。

文隽致辞

  优秀悬疑故事匮乏制约市场发展

  最近几年来,国内悬疑文化市场呈现强劲势头。《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悬疑小说纷纷改编成电影,虏获不俗的票房成绩。2017年,蔡骏参与编剧电影《京城81号Ⅱ》获得超过2亿的票房;下半年,悬疑影视剧的需求再度被刺激,《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优秀网剧呈现出刷屏之势。

  然而尽管影视市场对悬疑题材的需求极大,但是原创悬疑IP、优秀悬疑故事的相对匮乏,显然无法为悬疑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悬疑作为类型文学的代表,在国内依然尚处于萌芽和发展阶段,我们国内读者率先接触的往往是欧美系侦探犯罪作品、日系恐怖推理作品和早期国内的悬疑惊悚作品,国内年轻作者在尝试创作泛悬疑作品过程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阅读和理解上的影响与局限。”文隽说道。

  因此,旨在挖掘更多优秀的原创IP、故事与作者的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应运而生,并于2016年8月17日正式开赛。大赛评审团囊括了泛悬疑类型文学名家、网络文学精英编辑和影视界众多的编剧和导演,设有超长篇、长篇、中短篇、剧本等四项大奖,面向所有悬疑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征集稿件。该活动由世界华语悬疑协会组织,上海浩林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阅文集团联合主办,《萌芽》杂志、ONE·一个 APP、喜天影业、长江文艺出版社协办。

  大赛历时一年半,共征集到稿件7561份。据主办方统计,本届大赛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8岁,年龄最小的作者仅有15岁,更有多达20多部作品是来自于零零后的作者,年龄最大的投稿作者为63岁。

  “通过这一组数据联想,这让我们无限期待未来国内悬疑类型文学作品惊人的创造力和上限质量。因为我们拥有足够时间跨度的原创作者积累和具备优秀作品创作诞生的成熟条件。”文隽评价道,他也应邀担任了本届赛事的评委会主席。

  并且,文隽在投稿作品中发现了多部思路创新、节奏紧凑、故事新颖、结构合理的原创作品,而且这些作品的作者很多都是80后和90后。对于这些年轻的作者,文隽充满信心:“未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尝试和持续创作,通过作品发表出版后的市场回响和读者互动,他们将会很快成长起来,成为未来泛悬疑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蔡骏为中短篇金奖得主温如颁奖

  成熟中生代作家缺席,多个奖项金奖空缺

  尽管年轻作家的作品让文隽看到了未来,但令他遗憾的是,“本届赛事投稿的作者中成熟的中生代作家较少。大赛作品中奇思妙想的故事很多,反映现实社会的故事较少;结构合理的作品很多,打破常规的作品较少。因此,经过我们各单元评审的审慎评定,本届赛事部分单元的金奖作品遗憾空缺。”

  获得中短篇金奖的作品《沉沦》是大赛唯一一项金奖作品,作者温如却是第一次进行小说创作,“平时经常看,脑子里有很多鬼点子,但是从来没有成文过。希望以此为激励,以后有更好的创作。”

  作家蔡骏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短篇比长篇更难写,“它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和体量内,必须有精细的结构,更加凝练的叙事,如同电影之于电视剧一样。金奖没有空缺,实至名归。”

  获得剧本银奖的作者九祐·姬吹雪在台湾参加过很多比赛,十个比赛有九个入围,但是很少得奖。这次在上海拿奖,让她激动万分:“我花了六年时间累积实力,然后拿到了这个奖。谢谢你们给我一个在台湾这么多年都没有得到的让我惊讶又惊喜的肯定!”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汪天云对九祐·姬吹雪的作品十分欣赏,同时他也对当下中国悬疑文学影视发展十分看好,“我们虽然是业余的,但是也能看到,除了欧美日韩,华语的悬疑电影正在崛起。今天是一个很简单的颁奖大会,但是应该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而且有那么多好的作品,我觉得我们会迎来一个中国悬疑影视、文学作品的春天。”

  不过,文隽也提醒道,国内的文化影视市场需要悬疑作品,“更为迫切的是强烈需要和渴望能够折射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能够引发受众讨论的代表作品,能够满足多元化开发、转化和衍生的核心作品。”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