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哭一起笑的感动 当代文学呈现中西方共同点

来源:新华网

作者:桂涛

2018-03-20

  中国“70后”作家路内应邀参加英国利兹大学中国文学项目一场活动。

  路内善于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三线城市,写工厂、工人的故事。他曾是工人,技校毕业后在糖精厂工作,见证国营企业改制,十几年前开始写作,在《收获》和《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长篇小说。

  利兹大学邀请路内谈他的代表作《少年巴比伦》。小说讲述技校毕业的小城青年路小路孤独、无奈却又热烈的成长经历,幽默却又让人笑中有泪,被英国一些书评人称为“中国的《麦田守望者》”。

  除了路内等4名华语作家,活动组织者邀请校内外的中国文学教授、专业文学翻译、中文专业在读博士生参加交流评论会,最远从罗马尼亚赶来。这些人懂中文,平时定期为这个中国文学项目的网站写书评。据说,他们的评价对一本书在英语世界的销量有相当大影响。

  路内说,《少年巴比伦》所述是他当年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记忆模糊,已经说不清哪些是真事、哪些是虚构。这是他“比较适合翻译成英文”的几部作品之一,因为它“表达一种中国经验,也有人类共性的东西”。

  他解释,西方对中国一批年轻作家感兴趣,中国对西方也如此,因为年轻人在表达和反思现实。

  利兹曾是英国工业革命重镇,痛苦地向服务业城市转型,就像当今一些中国城市。路内走出利兹火车站,第一印象是老红砖厂房,让利兹看似“中国三线城市”。他笔下的年轻工人经历中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酸甜苦辣,英国人可以读到中国与西方相同的地方。

  文学项目组织者之一、利兹大学中国文学副教授蔚芳淑说,之所以推介路内,是因为想让西方读者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了解“生意和经济以外的另一个中国”。她觉得,西方人读今天中国人读的小说,与中国人一同哭、一同笑,才能发现中西方的共同点;当代作品能让西方人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

  蔚芳淑说,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红楼梦》之类古典文学,大部分是悲剧,让他们将中国文学与“眼泪”挂钩。路内的作品所含幽默经翻译努力,传递到英文文本中,阅读感受“很特别”。

  蔚芳淑是《聊斋》研究专家,认定人们无法问蒲松龄“写这段时到底怎么想”。当代文学中,许多疑问可以与作者、译者沟通得到回答。当天活动,她向一名中文小说的译者提问:“女性翻译男性作家的作品,是不是更难?”

  一些译者聊到用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翻译普通工人语言更合适。一屋子人起劲讨论,屋外突降大雪,有些中国文学得遇知音、快雪时晴的浪漫……

  让更多中国文学作品为西方读者接受,需要更多评论、更多优秀译者。路内的几本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向西方推介。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刘乔说,利兹大学中国文学项目的活动可以让作者、译者、评介者和读者交流,一方面精准推介中国好作家,另一方面或许能培育更多译者。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