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欧美等国的畅销书译介到中国后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册的销量,我国虽有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走出国门,受到更多关注,并赢得更多国际大奖,但在国外市场上卖出上百万册的作品仍凤毛麟角。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会上,中国出版何时能推出享誉国际的“高峰”之作这个话题,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共鸣与感慨。中国高品质的超级畅销书何时能够横空出世?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外出版、学术及文化界的专家学者。
以交流促相知
文化差异容易产生误解,跨文化交流可以消融误解,从陌生到了解再到喜欢。图书领域亦是如此。
扶霞·邓洛普
2018年一个英国女孩写的中国美食书《鱼翅与花椒》(上海译文社2018年翻译出版)登上国内各大榜单。该书作者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在牛津长大,从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在伦敦亚非学院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国研究硕士学位。1994年,她获得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补助,前往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一年,四川的美食彻底征服了她,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接受了3个月的专业厨师训练,回国后她写了美食自传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2008、2009年先后在英美问世并获奖。扶霞幽默地描述了她对四川美食文化从恐惧到理解、接受和热爱的变化过程。谁能想到,她刚到四川时,一些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对她都是“毛骨悚然”的记忆。时至今日,海外各地的中国美食城早已让中国美食享誉海外。在扶霞看来,中西方饮食文化因为彼此了解太少而存在很多误解,同样,不同文化的差异也很容易让彼此产生误解,而跨文化交流可以消除种种误解。
潘维廉
来自美国的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则用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消除了来自大洋彼岸父亲的误解,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31年前他从美国来到中国厦门,看到学生中盛行出国潮,决定申请福建省外籍居民,他想用行动告诉学生,尽管当时的中国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他对中国有信心。他一直通过书信向美国的亲人、朋友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最终赢得了他的父亲——一直反对他来中国的一位美国退役老兵的认同。潘维廉说,他父亲临终前告诉他,对他到中国来并能留下来感到骄傲,这些书信经收集整理,去年底由外文社以《我不见外》为名推出英文版,作为“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书系中的一本,向国外读者讲述真实的中国。据悉,潘维廉的传奇经历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习总书记鼓励他多写关于中国的作品,向世界讲中国故事。随后潘维廉自驾旅行并写出了《魅力泉州》,今年7月他将再次驾车环游中国,以亲身经历书写中国这25年来的变化。此外,他还将写一写中国的第5大发明“治国理政”,因为“早在18世纪30年代,一位英国政治家就提出中国有最佳的执政艺术”。
鲁博安
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康斯坦丁·鲁博安,在中译出版社编辑的建议下,将把在中国近20年间发表在罗马尼亚报刊上的文章结集成书(书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记述他眼中看到的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据悉,该书今年10月将在罗马尼亚出版。
罗马尼亚作家协会布加勒斯特分会主席彼得·斯拉格尔(Peter Sragher) 在2016年底访问中国期间创作了诗集《你是一条龙》,他移步换景,描述了在北京、西宁和河南等地的所闻、所见、所感,抒发了对中国异域文化的喜爱。
《我眼中的中韩关系》则从一个资深文化学者和韩国人的角度,以文化和历史为宏观考察框架,梳理了中韩之间的文化起源、文化交流、交往历史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国在发展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所在,在此基础上对中韩两国的未来关系进行了展望。
像潘维廉、鲁博安、斯拉格尔一样,不少海外汉学家、作家、媒体人、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都参与到“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中来,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向海外读者讲述真实的中国。据了解,已有52部作品纳入该计划,其中4部已在当地出版,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译者是作品的“再生父母”
文学走出国门,需要作家的作品有特质有魅力,也需要译者对作品进行艺术再造。两者缺一不可。
刘慈欣、余华、格非、麦家、贾平凹等中国作家的作品如今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受到国外读者关注。然而,能否在海外市场进入畅销书行列,这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少国外受访者都表示,各国读者都对高品质的翻译作品感兴趣,而中国在世界越来越受瞩目,想了解中国的人越来越多。
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吸引许多国家的读者对翻译作品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如在英国,翻译文学市场18年来持续增长,去年出版翻译新书近万种,这一方面与英国脱欧事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千禧年三部曲”“那不勒斯四部曲”等小说火爆有关。与翻译文学火爆市场相对照的是,英国本土小说销售却如昨日黄花,风光不再。
从销量看,英国的翻译小说一般可以卖到300~6000册。在罗马尼亚,鲁博安翻译的《金瓶梅》卖了10万册,而在埃及,白鑫说,一本书年销售5000册就可以迈入畅销书行列了。
作家作品能否在海外市场受欢迎,除了作品内容本身之外,翻译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麦家认为,翻译是作品的“再生父母”,他的《解密》能风靡全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语版译者米欧敏(Olivia Milburn)。
鲁博安十分认同麦家的看法,他说,翻译是对作家作品的再造。一个好的文学译者不仅是他本国语言的作家,更是一个用当下的语言翻译其他作家作品的人。他30年前与妻子共同翻译的罗语版《水浒传》,备受好评,他还翻译过《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作品,出版后都受到了罗马尼亚读者的喜爱。
埃及汉学家白鑫表示,一本翻译作品想进入当地市场,首先要让作品的内容本土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翻译质量。他认为,译者一定得是阿拉伯人,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作品当地人能看得懂。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更多交流,这一方面可以确保文字、词语、文化的翻译统一,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各自在翻译过程中的经验和想法。
尼基·哈曼
英国翻译家尼基·哈曼(Nicky Harman)多年前放弃了在帝国理工大学执教的机会,全身心地做起了翻译,她解释说,那时她意识到“文学翻译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8年来,她翻译了贾平凹、严歌苓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她翻译的《高兴》卖出了6000册,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哈曼表示,翻译一本书时,她既要通读作品,还要对作者做一些调研。她还曾专门去过贾平凹的家乡,在心中描绘出作品中村庄的模样,翻译时就更有感觉了。翻译中遇到问题她会发电邮问作家,这对翻译工作帮助也很大。
“如今,有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在英国出版,增加了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哈曼说,“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国小说的语境和风格跟其他文学作品完全不同,希望有更多西方读者阅读中国小说,因为他们读得越多,对中国作家的创作才会有一个画像。”
谈到中国文学作品进入市场的正确方式,她建议,推介中国作家时,首先要找到一位风格相似的西方作家来对照,其次,要找到一位文学代理,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向出版商推介作者。为推介中国文学,2010年,她还与朋友创建了纸托邦(Paper Republic)网站及中国小说书友会,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
打通图书宣传与营销渠道
图书要在海外市场为人所知并受到读者喜爱,需要做好媒介宣传及对读者有针对性的推介。
鲁博安表示,在罗马尼亚,新书出版后会进入书店,如果是大作家的作品,会卖得不错。如果有文学评论或在电视上有相关讨论,就会有读者关注或购买。为此,今年结束在北京的工作后,他准备撰写一些深度解读中国图书的文章,在罗马尼亚的文学期刊上发表,或在广播和电视上播出,这对于中国图书的宣传推广会非常有益。
白鑫介绍,他在2011年创建了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做中国图书的翻译输出。现在又成立了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除了图书译介,还开展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方面工作。目前,在阿拉伯地区年均翻译出版50种中国图书。“现在读者的选择太多,想让读者买书,首先要向读者推介他感兴趣的书,另外要做好媒介宣传。”
穆罕默德·哈提卜
黎巴嫩数字未来公司总裁穆罕默德·哈提卜(Mohamad Elkhatib)认为,要进入阿拉伯国家市场,首先做好图书内容的本土化,做好翻译和校对,要了解当地读者的喜好,为正确的读者提供正确的书。他的公司与阿拉伯国家许多大学建立了联系,还创建了学生个人信息的数据库,可以向各高校学生有针对性地推介中国高品质的学术图书。
牛津大学社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运营了近40年时间。在内容本土化方面做了很多成功尝试。该社开发的英语教材为适应中国小读者,会对内容进行深度定制,融入中国元素,引起小读者的共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该社为推动新出的国际计算教育(Oxford International Computing)大纲在中国顺利落地,也将汇聚中国的专家、教材出版商、科技公司及教育管理和研究部门等各方力量,提升学生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推动中国中小学的计算教育水平。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