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夫·拉皮德是以色列著名导演、编剧,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年轻导演之一。2011年,其长片处女作《警察》获第6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2014年,推出第二部长片《教师》,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2015年,影片《为何》获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2019年,其第三部长片《同义词》获第69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6月19日,那达夫·拉皮德应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邀,携自己的最新短片《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做客“电影学堂”,与中国观众分享自己的电影理念和创作心得。
拍的是自传也是每个人的生活
那达夫·拉皮德的获奖作品《同义词》,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故事:一个以色列小伙子逃亡到了巴黎,他努力想要摆脱“以色列人”的身份,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法国人”,为此他坚决不说一个希伯来词,但他又不谙法语,只能凭借一本双语字典与他人交流。
拉皮德本人1975年出生于以色列,20年前移居法国,这一经历与《同义词》男主角如出一辙。对此,拉皮德毫不讳言,包括《同义词》在内,他的很多电影灵感都来于自己的生活。“电影不一定是我人生的复写,但它跟我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我不仅仅只是在电影里写自传,而是希望通过展现生活中不同的方面,在电影里谈一谈社会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就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各种存在。”
《同义词》也使得拉皮德成为第一位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以色列导演,这部电影也得到当届场刊的最高分3.0。曾有影评人认为《同义词》的受宠与德国当下的难民潮密切相关,拉皮德本人表示“这方面我不太确定”,“但首先,这部电影还是打动了参加柏林电影节的观众和评委。一种文化的人,想要去另外一种文化中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是谁?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这是我想在电影中提出的问题。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由观众结合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的认知,可以做很多的思考。”
敢于抗争不做自己的囚徒
迄今为止,拉皮德已经拍过三部电影长片,且都成绩斐然。在他看来,三部影片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主人公的自我抗争。“比如《教师》里面,幼儿园老师的丈夫每天看的都是肥皂剧,而老师却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像《同义词》里面,主人公希望从以色列逃到巴黎后,过上向往的生活,但又不得不面临语言不通的难题。他们为了追逐所谓向往的生活,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变成了自己的敌人。”拉皮德表示,我们要敢于跟这个世界去对抗,跟自己对抗,要不然,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囚徒。”
拉皮德所致力于在影片中表达的“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一位观众如此表达对《婚礼摄影师的日记》的观后感:“我看到人们想通过婚礼去定义自己,去定义婚姻,去定义生儿育女,去定义找工作,大家做这些事都是为了去定义自己。所以说为什么这些人能活着,通过定义这些条条框框,表达自己是活着。”
拉皮德对此表示认可:“当每个人去定义自己的时候,就会看到现实和想象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种矛盾的普遍存在,才保证了我们的电影精彩动人”。
给观众过一次别人生活的机会
而对于观众最为好奇的选角问题,拉皮德透露说,在拍摄《同义词》时,他原本想过由自己出演男主角,“但我不擅长表演,而且我已经人到中年,形象也不对了,所以我演不了。”而当拉皮德照在自己设想的男主形象,去寻找演员的时候,他发现整个过程非常痛苦。突然,有一天,他遇到了现在的男主,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演绎方式,他才醒悟了过来,“如果这部电影跟你的个人经历有关的话,那一定要找完全区别于你自己的演绎方法,你要给演员和观众去体验过一次别人的生活的机会,这是电影终极的魅力。”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