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非遗项目点赞。本版特别遴选相关非遗项目,让我们一起感受其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传播中华文明。
《格萨(斯)尔》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博物馆二楼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与《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等亲切交谈。
传承人心声
金巴扎木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听了总书记的话,我心里暖暖的,也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将《格萨(斯)尔》的历史、传说和故事原原本本传下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项目概况
《格萨(斯)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是多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主要流传于我国蒙古族、藏族和土族等民族聚居区。《格萨(斯)尔》也是一部跨国界传播的长篇活态史诗,在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以书面和口头形式广泛流传。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贾凡介绍,2013年以来,内蒙古在蒙古语协作八省区范围内开展《格萨(斯)尔》史诗田野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工作,抢救录制录音带400多盘,搜集整理不同版本的《格萨(斯)尔》单行本31种,共600余万字。与此同时,内蒙古成立了由国内外20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自治区抢救保护《格萨(斯)尔》工作课题专家组”,以公开招标和委托实施形式向国内外征集课题38个,自治区政府还将《格萨(斯)尔》经费预算列入财政预算,已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
迄今,《格萨(斯)尔》出版系列丛书18种,30集广播剧《格斯尔》在内蒙古电台播出后反响热烈,屡获大奖。《格萨(斯)尔》数据库也于2017年底通过验收并正常运转,目前已扫描存储《格斯尔》书籍40部、音频资料579种、视频资料113种。
金巴扎木苏在演奏 (阿拉木斯 摄)
唐昌布鞋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在“唐昌布鞋”展台,传承人赖淑芳拿出了她代表村民为总书记准备的礼物——手工布鞋。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我花钱买一双!”
传承人心声
赖淑芳(四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总书记来了以后,唐昌布鞋名气大了、销量好了,我对唐昌布鞋的未来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引入更多新的布鞋样式,争取让更多人喜欢上我们的布鞋。
项目概况
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唐昌布鞋”属于川西毛边布鞋的一种,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有耐磨、吸汗、环保等优点。传统唐昌布鞋种类繁多,制作工艺极为烦琐,从备料到总检要经过30余道大工序和100余道小工序,几乎全靠手工完成,尤其是毛边槽眼布鞋鞋底、鞋帮的基础工序为川西独有,见证了川西地区民俗审美近千年来的发展变化。
赖淑芳说,随着她们姊妹三人的年岁渐增,制鞋事业眼看后继无人,赖淑芳也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是儿子艾鹏的加入让她看到了希望。
除了学习制作技艺,2014年,艾鹏还通过开设淘宝店等互联网手段拓展了布鞋的销路,积累了很多顾客资源。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布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端,艾鹏便在图案和样式上进行创新,并推出“私人定制”,唐昌布鞋深受好评。
除了在贴近大众审美方面进行探索,亚麻布、印花布、帆布、丝绸等材料制作的布鞋也开始出现。唐昌布鞋还与郫县境内另一项非遗项目“古城棕编”相结合,发展出了手工棕编布鞋,工艺和实用性俱佳。
赖淑芳制作布鞋 (张金智 摄)
徐州香包
2017年12月12日,是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80岁的村民王秀英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在徐州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香包工作室,和王秀英握手,看到这些手工制作的特色中药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
传承人心声
王秀英(徐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这个巾帼手工加工点,看望我们这些制作特色中药香包的姐妹们,鼓励我们要将香包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这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
项目概况
徐州香包造型多样,以新、奇、美、真为特色,敦实淳朴,色彩对比强烈,造型栩栩如生。香包添加了20种精心选制的中药材,如冰片、桂皮、薄荷、菖蒲等,香味独特持久,具有预防感冒、驱蚊虫、安神调心等功效。
王秀英香包传习所于2018年4月开业,跟随王秀英一起制作香包的有200余人,大多是至亲邻里和当地村民。
2018年10月,马庄香包文化大院正式落成。香包文化大院占地2000平方米,是集香包设计、制作、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香包文化大院中还开设了香包大讲堂,由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指导游客自己动手缝制香包,并带走留念。同年12月,马庄香包博物馆揭牌,通过实物、图片、视频以及墙面彩绘形式,勾勒出香包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引发游客对非遗的认同和喜爱。
目前,香包作为马庄村的特色旅游产品闻名遐迩,来自国内外的订单络绎不绝,村里也搭建了电商平台,对香包的生产销售进行扶持,目前产品已远销巴拿马、菲律宾、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
王秀英制作香包 (付华学 摄)
惠安石雕
2017年9月3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惠安石雕等传承了数百年的闽南传统工艺得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传承人心声
李雅华(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习近平主席亲切的话语、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让我更有信心及动力去坚守与弘扬这门手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门独特技艺传承给更多年轻人,让“石头上的刺绣技艺”好好传下去,让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长盛不衰。
项目概况
惠安石雕是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雕是惠安石雕的一个独特门类,惠和影雕被评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雕根据黑白明暗成像原理,采用特制的合金钢针,在磨光的黑胆石上,运用腕力“绣”出万千世界,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
惠和影雕始终坚守艺术传统和工匠精神,将闽南石雕技艺用于古建修缮、主题艺术景观、文创旅游等领域,创新搭建了“非遗+旅游+文创+互联网+工程”的融合发展模式。2008年,集石雕艺术展览、非遗传习、文创设计、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与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惠和石文化园”成立,平均每年接待访客50万人次,旅游纪念品每年销售达300万元至500万元。与此同时,传承人群注重将影雕作品融入生活,通过品牌营销、创意研发,拓展了影雕的生活应用场景。
惠和影雕在培养传承人队伍的同时,注重社会化传承,积极开展影雕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惠和石文化园年接待中小学生5万人次,同时,建立了以传承人为主体的科研教学团队,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还在学校设立了影雕技艺传习点,以期使惠和影雕代代相传。
李雅华演示惠和影雕技艺 (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赫哲族伊玛堪
2016年5月24日,对于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的198户赫哲族居民来说,无疑是激动又难忘的一天。在蒙蒙细雨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岔村,顿时,这个远近闻名的赫哲小渔村沸腾了。
传承人心声
尤秀云(黑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总书记考察伊玛堪后,赫哲族民众抢救保护伊玛堪的意识空前增强,许多人找我学习伊玛堪,我收了20多位学生,最大的50岁、最小的8岁。我有决心培养好传承人,把这一民族文化传承好,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好赫哲文化的嘱托。
项目概况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唱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八岔赫哲族乡,以及饶河县四排乡等赫哲族聚集区。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徒口叙述,以说为主、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护传承伊玛堪,同江市组织专家学者对伊玛堪进行深度考察调研,摸清了当地百姓对伊玛堪的掌握程度和民族语言的基本情况。同江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对伊玛堪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期,访谈赫哲族老人、民间艺人共12人,采集视频130G、图片1500张,整理2万多字。
2017年7月,黑龙江省文化厅和同江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创作的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首演成功。同时,同江市在街津口乡创建的“中国东极·赫哲故里”国家级赫哲族文化产业示范区、街津口莲花河赫哲族婚俗基地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中,都有以赫哲族伊玛堪故事为主线的舞台剧目,成为国内外游客欣赏、了解赫哲族伊玛堪这一文化瑰宝的窗口。
尤秀云开展伊玛堪教学活动 (同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2024-11-08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