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开幕。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与会。会上宣布“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全球论坛”正式开幕。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教授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德国汉学家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俄罗斯汉学家索罗宁(Solonin Kirill)在论坛环节发表了主旨演讲。
张西平教授围绕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辩证关系探讨了近年来兴起的当代中国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自身发展;只有真正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汉学的出发点。中国本土学者要始终秉持“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是同一个中国”这一基本学术原则来把握域外的中国研究,从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出发,分析、鉴别域外中国研究,主动展开对话。
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客座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在发言中回顾了汉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与内部专业分化的过程。他表示,从1814年法国学者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首次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汉文与鞑靼文、满文语言文学讲座”算起,西方汉学研究迄今已有200余年,但相较于汉语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学这一学科就显得如此年轻。汉学具有知识资源高度丰富、研究视角深度综合两大特征,在汉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在不同文明中可以看到很多相似之处,这正是文明互鉴的魅力。
黄卓越教授指出,文明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在比较文明学中同等重要。文明发生、发展的历程展现为文明内部诸文化及诸文明间异同关系的不断调试与重组,共同性是差异性的隐含背景,文化相通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细致把握“同”与“异”的辩证关系、警惕强化差异性的前置立场、避免刻意制造“他者”,在差异性中重新寻找人性深处的共同点,是在文明渐趋分化的时代中将人类命运联结为一体的重要方式。
索罗宁教授(Solonin Kirill)在主旨发言中引入了佛教的“圆融”概念,“圆融”与“会通”“融通”等词语类似,在中华文明传播的过程中,“圆融”为主要内容并且起关键作用。中国文明自古便有“文化圆融”现象——各种文化既自然地相互趋近,又不失各自独特脉络,从而不断创造着和谐的文化新内容。
论坛下设的“非洲汉学与中非文明对话”分论坛也于当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刘和平主持。来自埃及、突尼斯、叙利亚、黎巴嫩、约旦、苏丹、索马里和其他几个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近三十名汉学家在线参与了会议。
前埃及驻中国大使、埃中友好协会副主席Ali El-Hefny在发言中指出,在埃中建交66年之际,两国关系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在中埃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两国之间加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汉学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期待未来在埃及汉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埃文化交流更上一层楼。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沙特国王大学中文系系主任Hasanen Fahmy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非洲人民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开始走进非洲国家。表现在更多的阿拉伯出版商想要和中国出版商进行合作、更多的图书展览开始邀请中方出版商参加。与此同时,埃及开设中文系的学校也在逐年增多,埃及中文翻译人才数量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在埃及的传播。
非洲分论坛中方召集人刘和平教授
非洲分论坛外方召集人大海(Hassan Ragab)教授
与会者还讨论了汉语教育问题及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学生的汉语学习方法。苏伊士运河大学中文教授Amir Abdul Rahman指出,学生的汉语教育不仅要以学好语言为基础,还应辅之以相关文化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汉语文化知识,未来更好地从事中国文化相关活动。
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历史教授、叙利亚学者Alabdulrahman Kheder Hikmat指出,目前阿拉伯世界的汉语教育主要集中在埃及,希望未来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能积极发展本土汉语教学机构,培养出更多的阿拉伯汉学人才。同时也希望阿拉伯地区的汉语翻译能够从文学扩展到历史、哲学和其他科学等更多领域。
2025-01-07
2025-01-06
2025-01-04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