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作为今年最年轻的获奖者,37岁的伊朗籍教师、翻译家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Ehsan Doostmohammadi)激动地说,对他而言,这是分量极重的荣誉。
艾森是一位十足的“中医迷”。早在中学时期,艾森就对波斯语图书中对中医的描述颇有兴趣。2009年,艾森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中文。两年后,他又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专业,一直到博士毕业。如今的艾森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4年,现任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的外籍学者。
▲艾森在家中忙碌于中国经典著作的波斯语翻译、审稿和校对工作。
十几年来,艾森着力于向波斯语国家传播中华文化,先后将《黄帝内经·素问》《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医学著作、中国经典小说、国学经典等中文著作翻译成波斯语。“
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中医。”艾森说。
在艾森眼里,中西医二者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一方面西方医学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治疗疾病,而中医可以凭借自身理论,治愈令西医难以应对的症状。
一次,艾森的好友遭遇车祸,左手几乎完全神经麻痹。“他看了很多当地知名医生,就是不见好转。后来,他偶然间路过一家诊所,经过一个月的针灸治疗,手慢慢恢复知觉,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艾森补充道,“中医的疗效是肉眼可见的,我当时觉得很神奇。现在自己有了中医基础,每次回伊朗探亲,我都会给家人、亲戚做一些治疗。”
早在几十年前,伊朗的大街小巷少见中医医馆,甚至没有中医大学在伊朗卫生部名单里。如今,中医已经在伊朗实现了合法化、标准化。“在伊朗,还出台了伊朗国家标准的临床指南。
”谈及中国和伊朗在中医领域的渊源,艾森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中国与伊朗最早的文化交流始于西汉时期前后。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商人牵着骆驼,互市的商品从香料瓷器到医用药材。
“在波斯医学著作中不仅对来自中国的药物有所记载,从药性及主治功效来看,与中医药学都有相似之处。比如中国的“肉桂”桂皮(波斯语:Darchin),在波斯语里被称之为“中国树”,它的功效与中国的“肉桂”是一样的。类似的还有大黄(波斯语:Rivand Chini)。”艾森介绍。
在艾森看来,中医要想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人了解熟知,“全面合作”是很重要的。“中国和伊朗在草药贸易合作方面比较少,仅限于几味药。未来,我们可以在种植草药方面展开合作。另外,还可以在两国的大学间还开展一些合作交流活动,包括互派人员来中国进行短期的研学交流。两国在更高层面的医疗合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艾森说道。
结合自身研究领域,艾森重点谈到:“以翻译中医理论书籍为例,我们还需推动专业术语的标准化。这不仅需要一个人的力量,还需更多人参与进来,进行长远合作。”
最近,艾森正式加入了北京语言大学青岛世界汉学中心。艾森希望借助这座为汉学家们建造的“共享书房”,更好地推动中国图书在海外传播。(完)
▲艾森在世界汉学中心的入驻汉学家办公室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