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下午,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发展的分论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文献学研究之二成功召开。论坛的上半场由安庆师范大学朱菁副教授主持,海南师范大学李杰玲副教授评议,论坛的下半场由福建师范大学王兵教授主持,喀什大学潘帅英副教授评议。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王兵(福建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海外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多元发展》
王兵探讨了海外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华侨圈。这些创作既未被纳入中国文学史,也未能在所在国主流文坛获得一席之地。然而,其双重边缘的写作性质却为中国古典诗歌在海外的传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能性。模仿、乡愁、异国风情以及东西文化的交融,都在这些汉诗创作中得以体现,展示了古典传统与在地化创新的结合。
发言人:潘帅英(喀什大学)
发言主题:《〈突厥语词典〉的译本多样性与传播路径》
潘帅英讨论了《突厥语词典》这一百科全书式词典的海内外翻译与传播。自1915-1917年手抄本铅印刊布后,该词典开始了多语种的译本旅行,呈现出海外汉学、丝路沿线和中国本土三条传播路径。译本形态也具有多样性,包括突厥语词汇索引译本、阿拉伯语词汇索引译本等,展示了翻译传播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趋势。
发言人: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
发言主题:《十六至十七世纪前期汉籍西传的特点与影响》
谢辉分享了十六至十七世纪前期汉籍西传的情况,涉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耶稣会士等在欧洲的汉籍传播。早期西传汉籍数量较少,但已引起一些欧洲学者的关注,开启了十七世纪后期汉籍大批入欧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汉籍西传具备规模小、流布广、类型多样等特点,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言人:李晗(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发言题目:《〈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明代台阁体书写及其变异与变通》
李晗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例,探讨了北美汉学家在研究明代前期台阁体时所呈现的不同研究范式。通过考察其叙史方式、研究特色及创见之处,反思学理上的缺失与不足,提出对国内“重写文学史”探索新路径的可能性,促进全球性学术对话,共建国际知识共同体。
发言人:王沛轩(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历史学院)
发言主题:《十六世纪末跨海域的中国知识流动——〈谟区查抄本〉中的多样中国信息》
王沛轩分析了《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信息,包括中国海外活动、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关系等。他探讨了记录中国信息的可能影响因素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将其视为十六世纪末跨海域的中国知识流动,并强调了西方视角下对中国信息的解读和重构。
发言人:袁喆(四川大学)
发言主题:《话本小说在捷克的异质空间建构》
袁副研究员深入探讨了话本小说在捷克的特异存在和影响。他提到,捷克学术界对中国话本小说的兴趣始于汉学家普实克的译介和解读。袁喆从两个维度论证了话本小说的这种特殊空间建构:一是文本内部的异质空间,二是中西方文学交流中的跨文化特性。这一全面的视角揭示了话本小说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发言人:郑启楠(山东大学)
发言题目:《媒介情境下的齐鲁文化国际传播》
郑启楠讨论了电子媒介如何改变了物质地点与社会场景的关联,并为地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视角。他以齐鲁文化为例,展示了这种文化如何通过内在向心和外在辐射的方式,逐步提升其在全球的影响力。此外,他还探讨了媒介技术如何为文化的国际传播赋能,并提倡利用空间和群体的流动性来推广文化。
发言人:赖劲昊(北京语言大学)
发言题目:《中日“牡丹灯笼”故事的图像演变》
赖劲昊追溯了“牡丹灯笼”故事图像在中日两国的发展路径。他提到,《画传剪灯新话》和《牡丹灯笼图谱》显示了该故事图像在日本如何从附属地位走向独立。此外,他还分析了中国图像创作的审美价值,并指出该故事是中国“牡丹灯”形象传统的变体。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李杰玲(海南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鉴真东渡相关文献与海南文化的传播》
李杰玲探讨了鉴真东渡相关文献如何反映海南文化的传播。她提到,鉴真在第五次东渡时因风暴流落到海南,这段经历被多部日本文献和创作所记录。此外,她还讨论了海南藤类手工艺品和香料如何通过鉴真东渡传播到日本。
发言人:田芬(泰山学院)
发言题目:《外文文献中的泰山文化研究》
田芬总结了外文文献中泰山文化的研究情况。她提到,许多汉学家、传教士、旅行家等都对泰山有着浓厚的兴趣,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泰山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她将外文文献中的泰山研究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特色。
发言人:庄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所)
发言题目:《19世纪中前期海外汉学期刊的中国知识生产与传播》
庄新以《中国丛报》为例,探讨了19世纪中前期海外汉学期刊如何参与中国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他提到,这些期刊聚合了在华的西方精英,向西方全面报道中国知识,并在系统性的物质实践过程中塑造了关于中国知识的新权威。
发言人:赵淼(山西工商学院)
发言题目:《现代书法的转型与文化邂逅:阿拉伯书法与中国书法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分析》
赵淼分析了阿拉伯书法和中国书法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他提到,尽管这两种书法语言看似毫无关联,但它们在现代艺术中都不断地更新其实用性和创造性。他还讨论了观众对这两种书法的理解,并强调了书法艺术的价值和局限性。
发言人:孙健(南开大学)
发言题目:《域外回声:西人读者对晚清汉英、英汉双语词典的反响》
孙健探讨了晚清时期汉英、英汉双语词典在西方的反响。他提到,这些词典问世后以多种方式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并引起了来华西人和海外汉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分析西人读者对词典的介绍评论文章和反馈,他还原了当时西方对词典的真实态度。
发言人:董嘉梦(北京外国语大学)
发言题目:《晚清新来华耶稣会士的法汉/汉法双语词典编纂》
董嘉梦考察了晚清时期新来华耶稣会士在上海和直隶东南传教区出版法汉/汉法双语词典的情况。通过分析这两个传教中心的出版目录,她总结了这一时期双语词典的编纂特点。
发言人:雷明丽(贵州大学)
发言主题:《日本学术界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献图谱分析》
雷明丽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呈现了2000-2022年间日本学界中文教育研究的整体样貌。她指出,日本学界的中文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文教育史研究、教学法研究、教学技术研究、教材开发研究和测验研究等方面,且多以实证研究为主。这一全面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学术脉络和研究趋势。
评议人总结
在这次会议中,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涉及的主题包括海外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突厥语词典的翻译与传播、汉籍在欧洲的传播等。学者们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展示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样性与变异性。这些研究不仅拓宽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揭示了文化在全球交流中的重要性与价值。这些发言不仅展示了学者们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总体而言,这次会议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开放、互动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图景,也为我们思考和探讨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和命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视角。
本次大会设1个学术主会场、15个学术分会场,共安排主旨报告、邀请报告等200余个。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文献学与典籍翻译”“世界汉学史的话语建构与国别史研究”“世界汉学(中国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学科前沿话题进行探讨,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争鸣和交流研讨,为广大学者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灵感源泉,共同开拓新时代世界汉学(中国)学研究新格局,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的推动力量。
至此,本届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15场分论坛学术回顾已圆满完结。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