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北京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开幕,来自世界40余国家的近百位汉学家再次相聚,共同展望世界汉学未来发展的学术思潮,以“读懂中华文明,携手推进世界现代化事业”为主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成功道路与中国发展经验的世界意义。
受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埃及青年汉学家谢赫(Mohammed Anwar Elshikh)作为埃及汉学家代表之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于会后接受了中国新闻社专访。
谢赫发现,中国作家与阿拉伯语作家的描写常常“不谋而合”。
“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国家,不仅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速度更让我感到敬佩。中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埃及青年汉学家谢赫这样表示。
他将反映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的中文图书《我们误判了中国》翻译成阿拉伯语,并将真实的中国呈现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读者面前。近日,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谢赫,探寻如何在阿拉伯语境中讲述中国故事。
剩余全文如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谢赫(Mohammed Anwar Elshikh),埃及青年汉学家、翻译家。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2014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埃及明亚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迄今已用阿语翻译《21大厦》《白盖头》《我们误判了中国: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等作品。
2025-03-31
2025-03-28
2025-03-27
2025-03-26